货物漂洋过海抵达美国港口,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。提柜看似只是“开车去拿箱子”,但背后涉及多个环节、多方协作和时间节点把控。任何一个细节出错,都可能导致滞港费、查验延误甚至无法提货。本文将带你一步步理清美国码头提柜的完整流程,从到港前准备到最终驶离堆场,清晰明了,不绕弯子。
一、到港前:提前准备是关键
集装箱预计抵达美国港口前3-5天,船公司或其代理会向收货人(或清关行)发送一份到货通知(Arrival Notice, AN)。这份通知非常重要,里面包含:
船名航次
提单号
集装箱号
到港日期
目的港码头名称
Firms Code(用于海关系统定位货物)
没有AN,清关行就无法生成提货单(Delivery Order, DO),也就无法启动后续流程。因此,务必主动确认AN是否已收到,如有遗漏需立即联系船代补发。
同时,应提前准备好以下文件:
商业发票(Commercial Invoice)
装箱单(Packing List)
提单(正本或电放)
海关Bond(如适用)
特殊品类所需的认证(如FDA、DOT、CPSC等)
二、清关环节:合规才能放行
美国实行“先清关、后提货”制度。即使集装箱已卸到码头堆场,只要海关未放行,就不能提走。
1. 提交清关申报
清关行会使用AN中的Firms Code,在美国海关ACE系统中提交Entry(进口申报),录入货物信息、HS编码、价值等,并计算应缴税费。
2. 海关审核与可能的查验
大多数货物会在1-2个工作日内完成自动审核。但如果属于敏感品类(如食品、儿童玩具、电子产品),可能触发FDA、CPSC等机构的二次查验。此时需配合提供额外资料或样品,查验通过后海关才会放行。
3. 缴纳税费并获取放行凭证
审核通过后,需在规定时间内缴纳关税及相关费用。缴费完成后,海关系统会标记“Released”,清关行即可生成提货单(DO)。
注意:海关放行 ≠ 船公司放行。两者都必须完成,才能提柜。
三、提柜预约与现场操作
1. 确认提柜状态
集装箱到港卸柜后,需在码头官网(如APM Terminals、Port of LA/Long Beach等)查询状态是否为“Available”。只有状态显示可提,且海关与船公司均已放行,才能安排提柜。
2. 是否需要预约?
美森(Matson)通常无需预约,司机凭DO直接到场提柜。
其他主流船公司(如Maersk、CMA CGM、ZIM等)一般要求提前在线预约提柜时间,避免现场排队。
3. 司机提柜当天操作
司机需携带:
有效的提货单(DO)
驾驶证及车辆信息
如为内陆点提柜,还需提供PU#(Pickup Number)
到达码头后,在入口处登记,工作人员核对信息后开具提柜指令,引导至指定堆位。司机需检查集装箱外观、封条是否完好,确认无误后签字提走。
四、特殊服务:PP服务提升效率
对于货量较大的收货人,部分美国码头提供PP服务(Pile & Peel):
Pile:码头将同一仓库目的地的集装箱集中堆放。
Peel:提柜时从堆顶逐层提取,无需翻箱。
这种方式可提升提柜效率30%以上,特别适合旺季或高频次提货的BCO(实际货主)。但需提前与船公司或码头申请,并确保信息系统对接顺畅。
五、常见问题与避坑提醒
AN没收到?
立即联系船代,否则清关无法启动。海关放行了却提不了柜?
检查船公司是否也已放行——两者缺一不可。内陆点提柜更复杂
必须同时满足:货物已到内陆堆场、海关放行、船公司放行,并提供PU#。拼箱货(LCL)
流程不同:需先由货代拆箱至监管仓,收货人凭分单到仓库提货,通常无法直提整柜。滞港费和滞箱费
多数码头提供3-5天免费堆存期,超期后费用逐日递增。务必规划好清关和提柜时间。
六、提柜后的下一步
成功提柜后,若为送货上门(如送亚马逊FBA仓、客户仓库等),卡车司机会完成派送并提供POD(签收证明)。
如果是自提空箱回厂卸货,记得在船公司规定的免租期内(通常7-14天)将空箱归还至指定还箱点,避免产生高额滞箱费。
整个美国码头提柜流程环环相扣,信息同步、时间节点和文件准确性是成败关键。提前准备、主动跟进、留足缓冲时间,才能高效、低成本地把柜子顺利提走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