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清关费用看似简单,实则暗藏“水深”。很多卖家或海淘党在收到账单时才发现,除了关税外,还有各种“隐藏费用”悄无声息地加了进来。今天,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清关行不会主动说的10个费用细节,帮你避开“坑中坑”!
1. 关税≠唯一费用
很多人以为清关只收“关税”,但实际还有特殊税费(如反倾销税、反补贴税)。例如:
反倾销税:若商品来自美国制裁的国家或地区(如钢铁制品),需额外加征25%~50%的惩罚性关税。
反补贴税:若商品享受出口国政府补贴,需补缴相应税费。
小贴士:查询商品HTS编码时,注意编码末尾是否标注“1/”“2/”等符号,这代表需额外缴税。
2. MPF和HMF的“最低门槛”
美国海关手续费(MPF)和港口维护费(HMF)看似按比例计算,但实际有最低收费限制:
MPF:最低27.23,最高508.70(按货物价值×0.3464%计算,不足最低额按最低收)。
HMF:仅海运货物收取,按价值×0.125%计算,无最低限制。
案例:若货物价值1000,MPF应为3.46,但实际收费会按最低$27.23计算。
3. 仓储费的“隐形刺客”
货物若未及时提货,海关会收取仓储费(Storage Fee),按天计费。
标准费率:5 10/天/立方米(视港口而定)。
隐藏风险:部分清关行会默认货物“暂存”,坐等你主动提货或支付高额仓储费。
小贴士:提单上注明“货物到港后10天内必须提货”,避免被“坐地起价”。
4. 保险费的“模糊条款”
清关行常以“免费提供保险”吸引客户,但实际条款可能藏着陷阱:
低赔付比例:仅赔付货物价值的30%~50%,且需提供完整发票。
免赔额高:若货物损失低于500,可能直接拒赔。∗∗小贴士∗∗:明确保险条款,或自行购买商业保险(如10保$1万)。
5. 退货处理费的“双面计价”
若货物被退回,清关行可能收取双向费用:
出口退运费:需支付150 300/票的退运手续费。
国内运输费:货物需从港口运回发货地,费用按重量或体积计算。
案例:某卖家因申报错误被扣货,退运总费用超过货物本身价值。
6. 申报错误的“罚款”
若货物被查出申报不实(如低报价格、错用HTS编码),海关可能直接开罚单:
罚款比例:货物价值的10%~100%(视情节严重程度)。
典型案例:某保健品因未申报含酒精成分,被判定为“违禁品”,罚款$5000+货物没收。
7. 运输附加费的“临时加价”
清关行可能以“临时调整”为由加收:
燃油附加费(BAF):海运货物按运价×10%~15%收取。
旺季附加费(PSS):节假日或物流高峰期间,费用翻倍。
小贴士:签合同前确认是否包含“附加费条款”,避免被“临时通知”。
8. 汇率差价的“隐形成本”
清关行常以“汇率波动”为由加收1%~3%的货币转换费。
真相:银行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差价通常低于1%,但清关行可能借此牟利。
案例:某卖家被收取2000的“汇率手续费”,实际差价仅150。
9. 分批申报的“合并计费”
为规避$800免税门槛,卖家常拆分多票申报,但海关可能:
合并计价:识别同一收件人/地址的多票货物,合并计算关税。
额外罚金:若被判定为“故意拆分”,每票罚款500 1000。
10. “免费”服务背后的“隐形收费”
部分清关行以“免费清关”吸引客户,但实际通过:
提高代报费:将手续费隐藏在“增值服务费”中。
捆绑收费:强制购买保险、仓单等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