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清关文件不全或错误
问题表现
缺少商业发票、装箱单、HS编码等必要文件。
文件信息与货物实际描述不符(如货值、数量、用途)。
解决方案
提前准备完整文件:确保发票详细列明货物名称、数量、单价、总价及用途。
核对一致性:提单、发票、装箱单上的信息需完全一致,避免因信息差异被扣货。
使用正确HS编码:根据《协调关税表》(HTS)准确归类货物,避免因分类错误引发争议。
二、申报价值不实
问题表现
低申报(货值低于实际价格)或高申报(虚高原价值),引发海关怀疑。
未标注商品原产地或未提供原产地证明。
解决方案
按实际交易价格申报:避免因低申报被认定为逃税或高申报引发反倾销调查。
提供原产地证明:敏感商品(如电子产品、食品)需附上原产地证或质量认证文件(如FDA、FCC)。
三、涉及禁运或限制商品
问题表现
寄送违禁品(如仿牌、武器、药品、动植物制品)。
未取得特殊品类进口许可(如化妆品需FDA认证)。
解决方案
查询禁运清单:提前确认美国海关禁运商品目录(如中国IEEPA关税政策)。
办理许可文件:对需特殊审批的商品(如医疗器械、化妆品),通过合规渠道提前申请许可证。
四、关税与税费争议
问题表现
收件人拒付关税,导致包裹滞留。
税费计算错误或未提前告知收件人。
解决方案
预缴关税:通过快递公司服务(如DHL关税到付)或与收件人明确费用分担。
提前估算税费:使用快递公司工具或CBP官网查询关税税率,明确货值与税费。
五、收件人信息不完整
问题表现
收件人地址、联系方式或税号缺失,无法配合清关。
收件人未及时补充海关要求的额外信息。
解决方案
确保信息完整:收件人需提供准确地址、电话及税号(EIN/SSN)。
主动沟通:提前联系收件人,协助提供补充文件或授权委托书(POA)。
六、海关查验风险
问题表现
货物被随机抽查或彻底查验,延误清关时间(抽查约5%-10%,彻底查验需2-3天)。
品名填写不规范或货物描述模糊,被认定为侵权或违规。
解决方案
规范品名填写:
首字母大写(如“Toy Car”)。
复合词使用连字符(如“Remote-Control Toy”)。
颜色词前置(如“Red T-shirt”)。
提供完整证明:准备好知识产权证书(商标、专利)、检测报告等,应对查验。
七、Bond与POA缺失
问题表现
未购买海关保证金(Bond)或未提交授权委托书(POA),无法清关。
解决方案
选择Bond类型:
年Bond:适用于高频进口商,费用低(申报货值的0.5%)。
单次Bond:适用于单票货物,费用较高(约140-150美元/票)。
办理POA:通过清关代理或物流服务商提交授权书,确保清关合法性。
八、新政影响与应对策略
问题表现
800美元小额免税政策调整,部分包裹需缴纳从量税(每件80-200美元)。
中国商品IEEPA关税叠加(目前综合税率30%)。
解决方案
拆分货值:单票货值≤800美元时,分批发货(注意避免“化整为零”风险)。
提前布局:将货物备至美国仓库,规避清关延误,享受“离境即退税”政策。
总结:清关合规的核心要点
文件准备:确保发票、提单、HS编码等文件齐全且一致。
价值申报:按实际交易价格申报,避免低报或高报。
禁运规避:查询禁运清单,提前办理特殊商品许可。
税费预缴:通过快递服务或与收件人明确费用分担。
信息完整:收件人提供准确地址、税号及联系方式。
合规申报:规范品名填写,提供知识产权与认证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