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跨境的卖家都知道,发FBA走海运,成本低、运得多,特别适合大件、重货或者补仓量大的订单。但很多人一提到“清关、提柜、拆柜、派送”,就头大——流程长、环节多、稍不注意还会被扣货、延误上架。
其实只要理顺每个节点的操作要点,整个过程完全可以做到高效可控。今天我们就来把FBA海运到港后的全流程拆开讲清楚,帮你少踩坑、快入仓。
一、货物到港:清关是第一步
当你的集装箱漂洋过海抵达美国、英国或其他目的国港口时,第一件事不是急着提货,而是完成进口清关。
清关准备材料要齐全
清关能不能顺利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准备的文件是否完整准确。核心材料包括:
商业发票(Commercial Invoice):写明品名、数量、单价、总价、HS编码、原产地等。
装箱单(Packing List):每一箱装了什么、毛重、体积都要列清楚。
提单(Bill of Lading):这是提货的法律凭证,必须和申报信息一致。
EORI号 & VAT税号(欧洲适用):英国和欧盟国家要求进口商有注册号才能清关。
产品认证文件:比如电子类要FCC认证,食品要FDA注册,带电产品可能需要UL检测报告。
小提醒:现在很多海关对低申报查得很严,别为了省点关税随便写个“$10”。一旦被查出虚报,轻则补税罚款,重则整批货被扣,影响后续发货权限。
二、提柜安排:预约要趁早
清关通过后,下一步就是从港口或码头把集装箱提出来。
提柜不是随到随提
大多数港口都实行预约制,尤其是像美国洛杉矶港、长滩港这类繁忙口岸,不提前约很可能排不上队。一般流程是:
货代拿到放行通知后,向码头提交提柜申请;
系统分配提柜时间窗口(通常是24-48小时内);
卡车公司按预约时间前往提柜。
建议:让货代尽早发起预约,避免因排队耽误整体时效。
三、拆柜操作:细节决定效率
提出来的集装箱并不会直接送去亚马逊仓库,而是要先运到指定的拆柜点进行卸货、检验、重新打包。
拆柜地点怎么选?
常见有两种模式:
海外仓拆柜:大多数选择这种方式。货代把柜子拉到自己的海外仓,安排工人拆箱、验货、贴标。
直送亚马逊附近中转仓:部分服务商提供“递延清关+就近拆柜”服务,能缩短运输距离。
拆柜时要注意什么?
核对数量:一箱一箱清点,看有没有短装或错发。
检查破损:海运颠簸难免有压损,发现问题及时拍照留证,便于后续索赔。
重新贴标:确保每件商品都贴好FNSKU标签,符合亚马逊入库规范。
分托打板:亚马逊收货要求标准化托盘(如美国常用48"x40"木托),拆完柜得按标准打好。
高效技巧:提前和货代确认拆柜能力,比如是否有自动化设备、日均处理几条柜,避免高峰期压柜。
四、尾程派送:卡派还是快递?
拆柜完成后,就要把货物送到亚马逊FBA仓库了。这里有两个主流方式可选:
1. 快递派送(UPS/FedEx)
适合小批量、紧急补货;
系统自动预约入库,操作简单;
成本高,超重或超方容易产生附加费;
通常用于“海快”或“空派”场景。
2. 卡车派送(卡派)
最常见的FBA尾程方式,性价比高;
可承运大件、重货,一辆车能送多个地址;
需要提前在亚马逊后台预约送货时间;
到仓后司机按流程交货,签收即完成交接。
推荐组合:海运+海外仓拆柜+卡派,这是目前大批量发货最稳定高效的方案。
五、预约入库:别忘了这关键一步
无论你用哪种方式送货,都必须提前在卖家中心预约亚马逊仓库的收货时间。
操作路径:卖家后台 → 库存 → 发/补货 → 创建配送计划 → 完成装箱信息 → 获取预约码。
注意事项:
亚马逊仓库非常忙,热门仓经常约不到近期时段;
建议清关一完成就立刻预约,越早越好;
如果因清关延迟导致错过预约时间,要及时联系客服说明情况,避免产生滞留费。
六、异常处理:有问题别慌
在整个流程中,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,比如:
海关查验导致清关延迟;
实际到货数量与申报不符;
拆柜发现大量破损;
亚马逊拒收部分包裹。
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抱怨,而是快速响应:
保留证据:所有异常都要拍照、录视频,保存沟通记录;
及时反馈:第一时间联系货代或物流服务商,让他们协助处理;
启动索赔:如果是运输责任造成的损失,凭证据向责任方申请赔偿;
调整计划: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安排补发或调拨库存。
七、提升效率的小建议
最后分享几个实操中的提效方法:
选靠谱货代:优先找有自营海外仓、熟悉亚马逊规则的服务商,沟通更顺畅;
统一包装标准:提前规划好每箱装多少、怎么打托,减少现场调整时间;
使用AGL或BCP计划(批量清关):高频发货卖家可以申请,简化清关流程;
关注政策变化:比如美国最近讨论取消小额免税,会影响发货策略,要及时跟进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