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政策背景与调整
T86清关通道取消
自2025年5月2日起,美国正式取消针对中国小额包裹的T86清关通道,即价值低于800美元的电商包裹不再享受自动免税政策。此前,这一政策实施了80余年,使中国跨境商家能以极低成本将商品销往美国。关税调整
从价关税:小额包裹的从价关税税率由原120%大幅下调至54%(2025年6月1日原定上调至200美元/单的计划已取消)。
从量关税:保留每件包裹100美元的从量关税标准(未提高至200美元)。
适用范围:所有自中国大陆、香港及澳门进口至美国关税区的商品,包括从仓库提取后进入消费环节的商品。
政策依据
根据修订后的第14256号行政令(经第14259号和第14266号修正令修订),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(CBP)加强了对小额包裹的监管,要求承运商提交装运数据并缴纳关税。
二、对中美贸易的影响
中国出口变化
数据下降:2025年5月,中国对美小包裹出口金额降至78.4亿元(约11亿美元),同比下降39%,环比下降53%,创2023年以来新低。
平台冲击:Temu、Shein等依赖中国直发的电商平台销量骤降。例如,Temu美国日活用户数5月环比下降58%,Shein美国业务收缩。
成本压力:跨境电商综合成本上涨40%以上,部分商品价格翻倍,低收入家庭受影响显著(采购成本上涨10%-30%)。
美国消费者与市场
价格与交付延迟:小额包裹需缴纳关税后,消费者面临价格上涨和7-15天的清关延迟。
供应链依赖:美国市场对中国低价商品的依赖度极高,中国小包裹占美国免税包裹的60%,政策调整直接导致“低价断供”问题。
三、应对措施与行业趋势
企业策略调整
海外仓布局:Temu计划建设10座北美海外仓,Shein通过“一件代发”模式降低关税影响。
供应链多元化:部分企业转向墨西哥设厂(利用USMCA协定),或通过东南亚、欧洲市场分散风险。
产品升级:Shein推出设计师联名款提升溢价能力,Temu优化SKU结构以适应高成本环境。
跨境电商平台转型
市场转移:Temu、Shein加速拓展欧洲、拉美等市场。例如,Temu在德国站销售额暴涨300%,Shein在巴西市场份额增长显著。
本地化运营:加强本地团队建设和本土化营销,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。
长期趋势
全球贸易格局变化:尽管美国市场遇冷,中国小包裹全球出口仍保持增长(2025年5月全球出口同比增42%),马来西亚、比利时等成为新兴目的地。
政策不确定性:美国国会及特朗普政府可能进一步收紧贸易政策,企业需持续关注政策动态并灵活调整策略。
四、关税计算方法
232关税范围商品
加征税率:25%(232关税) + 20%(芬太尼关税)
适用范围:钢铁、铝制品、汽车零部件等工业产品。
301关税范围商品
特朗普首轮加征关税商品(涵盖更多消费品)。
小额包裹关税计算
从价关税:按包裹价值的54%征收(原120%)。
从量关税:每件包裹固定100美元。
综合成本:需叠加232/301关税及可能的反倾销税。
五、未来展望
政策博弈:美国或继续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施压中国供应链,但短期内全面恢复T86政策的可能性较低。
行业整合:高成本环境将加速跨境电商行业整合,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资源整合巩固优势。
新兴市场机遇:东南亚、欧洲等地的政策相对宽松,中国企业可借此拓展多元市场。
总结
美国小额包裹关税政策的调整标志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,短期内对跨境电商和消费者造成显著冲击。然而,中国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全球化布局能力将帮助行业逐步适应新规则。企业需通过海外仓、产品升级及市场多元化策略,应对关税挑战并抓住新兴市场机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