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提柜发现货损,第一步做什么?
在国际物流中,提柜时发现货物损坏是常见问题,但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索赔失败。发现货损后,务必按以下步骤立即行动:
停止提柜操作:暂停卸货或移动集装箱,保持现场原状。
现场拍照/录像取证:
拍摄集装箱外部(封条、箱体破损情况)。
拍摄货物损坏细节(破损位置、数量、程度)。
记录集装箱号码、封条号、船名航次等关键信息。
联系相关方到场:
通知船公司、货代、保险公司(如有投保)派代表联合查验。
若在港口堆场,要求堆场管理人员出具书面货损证明。
注意:切勿擅自处理货物或丢弃包装材料,否则可能被视为放弃索赔权利!
二、货损责任如何划分?谁该赔偿?
货损责任归属需根据合同条款和损坏原因判定,常见责任方包括:
船公司责任:
集装箱封条破损、箱体明显变形、海运途中货物进水等。
依据《海牙规则》,船公司可能承担有限责任(通常赔偿上限为每件/单位666.67 SDR)。
港口/堆场责任:
装卸操作不当、堆存环境问题(如未防潮导致货物霉变)。
第三方责任:
陆运拖车事故、仓库保管不善等。
货主责任:
货物包装不符合标准、未投保导致无法理赔。
关键点:若购买货物运输保险(如CIC一切险),可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,由保险公司代位追责。
三、货损索赔全流程详解(附时间限制)
步骤1:提交货损通知
时间要求:
海运提货时发现损坏:需在提货后3天内书面通知船公司。
隐蔽损坏(开箱后才发现):需在7天内通知。
提交材料:货损照片、集装箱状况证明、提单副本。
步骤2:申请第三方检验
委托独立检验机构(如SGS、CCIC)出具货损鉴定报告,明确损坏原因和损失金额。
步骤3:准备索赔文件
必备材料:
提单、商业发票、装箱单
货损鉴定报告
维修/替换费用证明(如报价单、采购合同)
保险单(如投保)
步骤4:正式索赔
向责任方(船公司、保险公司等)发送索赔函,附全部证据材料。
索赔时效:
海运索赔:通常为货物交付后1年内。
保险索赔:根据保单条款,一般为货损发生后2年内。
步骤5:协商或法律途径
若责任方拒赔,可申请海事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(需咨询专业律师)。
四、避免货损的4个预防措施
选择可靠承运人:查看船公司货损率评分,优先选择APL、Maersk等口碑企业。
强化货物包装:
易碎品使用木箱+泡沫固定,液体类加装防漏膜。
购买运输保险:
投保CIC一切险(覆盖运输全程风险),保费通常为货值的0.2%-0.5%。
装柜前监督:
现场监督装柜,确保货物固定、防水措施到位,拍照留存装柜过程。
五、常见问题解答(FAQ)
Q1:没有买保险,还能索赔吗?
A:可尝试向责任方(如船公司)索赔,但赔偿金额可能受限;若无明确责任证据,可能需自行承担损失。
Q2:货损鉴定费用由谁支付?
A:通常由申请方(货主)预付,若最终判定为对方责任,可要求赔偿方承担该费用。
Q3:跨境电商小件货损如何处理?
A:若为拼箱货,需与其他货主联合索赔;快递小包可直接联系物流商按保价赔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