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T86清关政策取消及影响
政策调整:自2025年5月2日起,美国取消T86小额豁免清关政策,价值低于800美元的非邮政渠道进口商品不再免税,需通过T11(非正式报关)或T01(正式报关)申报并缴纳关税。
关税计算方式:
从价税:货物价值的120%(2025年6月1日起升至200%)。
定额税:每件100美元(6月1日起升至200美元)。
邮政渠道:中国邮政和中国香港邮政包裹受新政策影响,其他国家邮政暂未波及,但未来可能扩大监管范围。
对行业的影响:
成本激增:以500美元服装包裹为例,需缴纳600美元关税(120%从价税)或200美元定额税,成本增幅超商品价值。
清关复杂度提升:需提供详细品名、货值证明、收件人资质文件,部分品类(如电子产品)需安全认证。
滞留风险:文件不全或货值不符可能导致包裹滞留海关并产生仓储费。
应对策略:
转向海外仓:30%以上海外仓货量增长,卖家通过“一件代发”规避高额关税。
优化申报流程:拆分包裹至800美元以下,或采用“双清包税”专线(需警惕灰色清关风险)。
供应链本地化:注册美国公司、利用墨西哥中转(USMCA协议关税优惠)或与本土供应商合作。
2. 合规与监管趋严
清关行整顿:美国海关暂停15家T86清关牌照,因存在隐瞒申报、低申报等违规行为,导致货物积压。
查验力度加大:洛杉矶等港口新增查验场,重点检查来自中国的货物,尤其关注电子烟、电子产品等高风险品类。
合规要求:
MID代码:需准确标注制造商识别码(MID),错误可能导致货物滞留。
HS编码:需严格匹配海关编码,避免归类错误。
文件完整性:商业发票、支付记录、税单需妥善保存,以应对海关追溯审查。
3. 特朗普关税政策争议与裁决
政策延续:尽管5月28日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政策违法,但联邦上诉法院于5月30日暂缓执行裁决,关税政策继续实施。
争议焦点:围绕《国际紧急经济授权法》(IEEPA)的适用性,特朗普政府以“国家紧急状态”为由维持加征关税。
应对建议:
加速本地化布局:通过海外仓、美国本土注册公司降低关税敏感度。
关注政策窗口期:短期内关税政策难有松动,企业需提前规划合规路径。
4. 海外仓与物流模式转型
海外仓机遇:
货量增长:T86取消后,60%以上电商卖家转向海外仓半托管模式,预计货量同比增长30%。
利润增长点:Temu的“Y2模式”为海外仓提供每单约1元的操作费用。
短期爆发:消费者囤货需求推动海外仓“一件代发”和中转业务量激增。
物流成本变化:
海运订单激增:美国买家趁90天关税窗口期囤货,集装箱预订量暴增近300%,海运排期至下月。
空运需求下降:中美跨境电商空运需求预计下降20%,因关税叠加成本压力。
5. 未来政策趋势与预测
低值包裹监管升级:
美国商务部计划在2025年9月推出统一的全球低值包裹监管体系,可能效仿中国跨境电商9610模式。
要求海外电商注册美国本地法人,实施商品备案、认证、可追溯机制,并以真实交易价格征税。
收件人身份验证及末端派送企业备案制度可能逐步实施。
可持续清关路径:
一般贸易(T01模式):适合品牌商或工厂整合管理,清关速度快、风险可控,但门槛较高。
第三国邮政路径:过渡性方案,但存在时效长、成本高及政策风险(如豁免条款被取消)。
6. 高风险品类与合规警示
电子烟事件:美国海关联合FDA查获200万支未经授权的中国电子烟,涉及Snoopy Smoke、Airmez等品牌,24家清关行被警告。
合规风险:模糊申报、虚报价值将面临货物扣押及联邦指控。
保险建议:选择正规货运保险(如财保网产品),避免依赖“扣关保险”等灰色手段。
其他敏感品类:电子产品、服装、家居用品等需加强合规审查,避免因认证缺失导致滞留。
7. 市场反应与卖家策略
美国买家囤货潮:
阿里国际站数据显示,美国买家询盘量同比增长50%,部分订单要求“1个月内完成生产”。
TikTok Shop年中大促(6-7月)覆盖欧美多国,推动备货需求。
平台应对:
Temu试探性恢复美区全托管业务,建议热销商品备货量增加30%。
Shein等平台转向海外仓或优化供应链以降低关税影响。
总结与建议
短期应对:利用90天关税窗口期加速备货,优先选择合规的海外仓或本地化供应链。
中期转型:转向T01一般贸易清关或注册美国本土公司,降低长期合规风险。
长期布局:关注美国跨境电商监管政策(如9610模式),提前准备商品备案和认证体系。
风险控制:严格遵守HS编码、MID代码等合规要求,避免因文件问题导致滞留或扣押。